沐鸣41960注册地址_呼吁政府采购服务 通州残疾人文创基地探索残疾人就业新模式


近日,“至善大道·情系运河——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公益助残活动”(下称“公益助残活动”)在北京市通州区举办。本次活动由北京市通州区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下称通州区残疾人文创基地)主办、中国工商银行通州支行和北京市通州区海诚盛世残疾人服务中心协办。

残疾人就业是少数

据通州区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张玉震介绍:“北京市现有持证残疾人52.6万,通州区现有持证残疾人2.9万。”大多数残疾人希望有一个自食其力的机会,能够为家庭减轻负担,也可以使自己的未来有保障。但是现状是,一方面,社会就业形势本来就紧张,另外,因身体残疾障碍,一些企业和单位对残疾人有歧视,宁可缴纳残疾人保障金也不肯录用残疾人,而绝大多数残疾人也因自身文化素质不高,综合素质状况较弱,缺乏竞争力的原因,所以就业率远远低于健全人。

为改善这种状况,让更多残疾人能够走出家庭,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做出贡献,也改变社会对于残疾人的歧视态度,通州区残疾人文创基地打造“残疾人基地就业+居家就业”的新模式,通过扶持更多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走出家门、实现就业,达成他们融入社会、展现自身价值的美好愿望。同时,该基地的落成更是通州区区委、区政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指示精神的一项具体举措。

“让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就业,对于残疾人来说,也是他们特别好的康复的过程。”通州区残疾人文创基地主任张继承告诉《公益时报》。

打造助残新模式

北京市通州区残疾人文创产业基地是由通州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通州区残疾人联合会业务指导,社会化运营管理的社会公益项目。它主要以文创产品开发、文艺人才培育为主要方式,以解决残疾人就业创收为最终目标。

张继承介绍,通过文创产业基地项目,现已解决在基地就业与居家就业的残疾人150人。基地围绕弘扬“运河文化”和配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开发了适宜残疾人操作的特色产品;另外,基地还和晨光公司合作,以给加工费的形式,让残疾人拼装签字笔。

“我们把有技能和就业需求的人发掘出来,参与到整个基地建设中,他们既是基地建设者,也是就业者,帮助了基地向前发展的同时,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张继承说,通过举办本次的公益助残活动,希望唤起更多爱心人士,不用捐款的形式就可以帮助基地,比如一些产品可以帮助开发。“不仅我们要在社会上掀起扶残助残新风尚,更重要的要让这些爱心人士了解我们文创基地是什么,有什么优势,或者存在什么样的困难。”

张继承告诉《公益时报》现在基地遇到的一些困难:政府目前给予基地的运营资金,没有明确的财务使用标准,希望政府能够针对基地具体业务给出具体财政指引方式,以便于基地更顺畅的运营。另外,他希望北京能够像浙江省一样,把当地残疾人文创基地就业平台上的产品,纳入政府采购序列,以更好地实现基地的自我造血功能。

助残企业联盟成立

下一阶段,通州区残疾人文创基地将继续围绕“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以满足残疾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为目标,努力开创残疾人文创事业新局面,力争把残疾人文创产业基地打造成北京城市副中心又一张精美的名片。

为更好地帮助残疾人就业,在本次公益助残活动上,北京城市副中心助残企业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是通州区残疾人文创基地与北京汽车物流商会、通州区社会组织联合会、通州区青年创业者协会等多家单位共同为公益助残事业而发起。在今后发展道路上,联盟全体成员将共同为助残事业倾尽全力,积极组织开展活动,规范完善助残项目、助残服务及运营模式。据了解,待运行顺畅、能够切实发挥作用时,联盟将草拟规范的联盟章程,正式向民政部门申请成立“北京市通州区公益助残协会”,以最规范、最全面、最便利的服务,更好地帮助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

中国残疾人事业文化助残志愿者、中国著名十大金牌歌手、玖月奇迹组合成员、玖月智能音乐教育创始人王小玮,作为北京市通州区公益助残形象大使出席了本次活动。另外,来自商会、协会、学会及企业等的数十家代表出席了活动,并在现场进行了助残签约,以更好地帮助残疾人。中国著名萨克斯演奏家、残疾人文创基地音乐导师里歌在现场为来宾上了一堂音乐课,并在现场进行了演奏。(徐辉)

沐鸣4招商官网_肯尼亚的塑料之战


肯尼亚海滨城市瓦塔姆的当地民众同非政府组织“当地海洋保护”一道每周五参加海滩清理塑料垃圾活动(图片来源:联合国环境署Cyril Villemain)


实施最严“禁塑令”之后的街道

在被采访的数十位超市工作人员和消费者中,尽管有的人表示在政策执行初期有些许困难,但经过两年的适应也逐渐赞同这个政策   ■ 余天衡

“在塑料方面,人类是非常差劲的使用者和管理者。”联合国环境大会的主席希姆·基斯勒在2018年世界环境日所发表的致辞中表示。

塑料在20世纪初面世。因具有质轻、防水、耐用、生产技术成熟、成本低等优点,塑料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得到了迅速而广泛的推广。1950年,全世界的塑料年产量仅200万吨,而到2017年,这一数字则达到了3.84亿吨,增加了近两百倍。

塑料的种类繁多:PET可以用于饮料瓶、食用油瓶等塑料瓶,PE可以用于购物袋、垃圾桶与复合式塑料木材,PVC可以用于管子、保鲜膜、鸡蛋盒、调味罐等,除此之外还有PP、PS、ABS等塑料品种。

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和塑料产量的迅速增加让人们对于大量的塑料垃圾的处理措手不及。据联合国环境署报道,全球每年产生90亿吨塑料垃圾,仅9%被回收利用,大部分塑料垃圾被堆积到各国垃圾填埋厂,剩下的一亿吨则直接流入大自然。

据统计,这些塑料垃圾需要约400年才能被分解。迄今为止,塑料垃圾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危害,例如降低土壤质量、危害全球范围内超270种动植物。更严重的是,进入生态系统的塑料经过不完全降解,会形成肉眼不可见的微塑料,人类一旦不慎摄入,该物质将危及人体健康。

如此严重的塑料垃圾污染问题引起了众多国家的关注,各国政府和人民也都纷纷为之行动了起来。

现如今,在许多发达国家,塑料垃圾污染已经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在瑞典,有近93%的塑料垃圾得到妥善处理,居世界首位。日本的塑料垃圾回收率达76%,居亚洲第一。而在中国,塑料回收行业虽已初具规模,但截至2017年,其回收率仍只有25%。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不断推进,第三世界的非洲国家也开始面临塑料垃圾的问题。在东非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最高的肯尼亚,政府已经展现出应对塑料污染的决心。

“史上最严”禁塑令

2017年8月,肯尼亚政府下达的“全球最严”禁塑令正式生效,严格禁止一切零售塑料袋的制造和使用。在没有得到肯尼亚国家环境管理局(NEMA)的批准之前,一切零售塑料袋的制造者和使用者将被处以最高可达四万美元的罚款。在人均月收入只有400到500美元的国家里,这样的罚款金额相当之高。这样的严格禁令,让零售塑料袋在肯尼亚境内几乎绝迹。

大多数当地居民对这一政策表示认可。

在被采访的数十位超市工作人员和消费者中,尽管有的人表示在政策执行初期有些许困难,但经过两年的适应也逐渐赞同这个政策。

“以前人们用完这些塑料袋之后就随处乱扔,各种颜色的塑料袋覆盖整个地面,连树上也有。这对生活环境很不好,简直太糟糕了。”一名超市工作人员说,“现在环境真的变好了太多,我很感激这个政策。”

艰难的“禁塑”之路

然而,禁塑的道路仍然面临着重重挑战。

零售塑料袋的替代品真的环保吗?肯尼亚政府在2017年8月正式实施禁塑政策规定:有提手的购物袋和扁平型的包装袋都不再被允许生产和使用。但该条令并未明确规定其替代品。同年,一种新型的“类纺织袋”出现在了肯尼亚超市的收银台处。

什么是“类纺织袋”?肯尼亚垃圾处理公司Taka Taka Solution的CEO从专业角度作出解释:“这种‘类纺织袋’其实并非纺织袋,而是聚丙烯无纺布(non-woven polypropylene),该材料本质上还是塑料,相比于之前的塑料零售袋更加难以降解,并且难以保证被包装食品的卫生。”

对于这背后的情况,普通市民并不清楚。“我有一次在零售超市买袋子的时候询问营业员,这袋子是什么做的?营业员告诉我这是棉纺袋,对环境无害。我心想,这个袋子其实更加不环保。”肯尼亚制造商协会KAM(Kenya Association of Manufacturers)的PET部门负责人表示。

同时,禁塑令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环境,但对于当地塑料袋制造商及其工人来说,这个政策带给了他们“毁灭性”的打击。

“真的太糟糕了,我很难想象这些塑料袋制造厂是怎么面对的。我去过一家生产塑料袋的家族企业,看到他们在处理生产塑料袋的机器。偌大的工厂里,只剩下一台机器,那种感觉,太心酸了。”KAM的PET部门负责人说,“在肯尼亚,没有人会做社会调研,政府更不会衡量经济上的影响。每个中型工厂有100-200个工人,在失业率(40%)已经如此之高的国家,再让这么多人突然失业,你知道对肯尼亚的经济打击有多大吗?”

肯尼亚禁塑之后,当地塑料袋生产厂基本都关闭了,技术设备和从业人员则流向附近的坦桑尼亚和乌干达这两个依然能够生产塑料袋的国家。因此,目前仍然有不少塑料袋通过非法途径流回肯尼亚。“在我们政府税收减少、失业率攀升的同时,邻国的政府和人民都发了大财。”该负责人补充道。

“再多的政策和条款都是治标不治本。”一位当地居民说。

如果人们没有形成不可以乱扔垃圾的认知和习惯,再多禁令也是徒劳。

“在我看来,环境没有得到根治,人们之前丢塑料袋,现在丢这种新的袋子。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要怎样做才能真正保护环境。”一家回收处理厂的管理人员透露,“肯尼亚有很多文盲,他们没无法理解这些环保理念,这还需要时间吧。”

未来展望

发达国家的塑料回收率如此之高,得益于他们完善的基础设施。但如今的非洲国家距离发达国家还差得很远。对于零售塑料袋的禁令也只是肯尼亚塑料之战的第一步。

目前,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最大的垃圾倾倒场丹多拉垃圾倾倒场(Dandora Dumpsite)已经超负荷运转将近十年。当地没有正规垃圾填埋场,所以人们违法私自堆砌垃圾;当地没有大型垃圾焚烧厂,所以人们当街焚烧垃圾。基础设施的稀缺与落后严重阻碍了当地塑料处理和回收行业的发展。

“肯尼亚有三处垃圾焚烧厂正在建造中。”NEMA的工作人员说,“虽然和国内塑料垃圾的产量相比,这个数量还远远不够,但也是一个不错的开始。此外,NEMA已经开始对超额运转多年的丹多拉垃圾倾倒场实行监管,希望在基础设施完善后转移超额塑料及其他垃圾,以减轻对当地环境的危害。

针对零售塑料袋替代品的存余污染问题,政府也作出了进一步的关于厚度的规定。这也使下一阶段生产的零售塑料袋替代品的厚度大大提高,这样一来,这些袋子就能被成功回收了。

但这种一刀切的政策难免会对企业和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影响。为了防止再次发生如禁塑令初次出台时企业收到的巨大打击再次发生,肯尼亚环境署给下一个禁令对象“PET塑料瓶”提出了具体的回收目标的要求。政府要求在2023年,有70%的PET塑料瓶能够被回收利用。这样也给了相关企业足够的时间来调整和实施回收工作。

除政府之外,许多企业和组织也在为处理塑料问题而努力。

KAM的工作人员表示:“在2019下半年,我们会举办大量的活动,比如针对塑料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比赛,肯尼亚‘塑料计划’发布会等。我们希望未来的肯尼亚公民都能拥有塑料垃圾的分类和回收意识。”

肯尼亚PET塑料回收公司PETCO(Kenya PET Recycling Company)则携手Taka Taka Solution在多家超市里放置塑料垃圾回收桶,举办对普及塑料垃圾回收价值的活动,从而培养民众的环保意识和习惯。同时,PETCO也和生产和回收PET塑料瓶的多家肯尼亚公司签订了合约,致力于落实生产商责任延伸制度,让生产制造PET塑料瓶的生产单位承担回收相关塑料垃圾的责任。这一行动虽然刚刚起步,只有不到二十家的合作单位,但已经获得了不错的反响。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肯尼亚的塑料垃圾处理之中也占有一席之地。2019年,一家来自中国的公司在肯尼亚投资450万美元,设立了PET塑料瓶回收处理公司Weeco,将垃圾塑料瓶转化为颗粒,用于生产聚酯服装纤维。

“我们将为肯尼亚的垃圾塑料瓶处理提供持续的解决方案。我们也将为肯尼亚带来就业机会和财政收入,为塑料瓶收集工带去更好的生活。我们将能够在内罗毕和蒙巴萨的两条生产线上每月处理1000至5000吨塑料瓶。”Weeco董事长表示。


沐鸣4官网_县级供养服务设施长期照护功能将加强


老人们在错那县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中心的院子里休憩(新华社记者 刘东君/摄)

■ 本报记者 王勇

近日,民政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于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改造提升和加强管理分别作出具体部署。民政部养老服务司负责同志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对此进行了解读。

据介绍,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机构(敬老院)1.8万家,床位187.8万张,承担着特困人员兜底保障的重要功能,发挥着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作用,是农村地区的重要民政服务设施。同时,一些机构仍然存在着设施设备短缺、内部管理滞后、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制约着兜底保障功能的充分发挥。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意见》和《通知》以问题为导向,补短板、强弱项,分别从设施设备的“硬件”提升和管理服务的“软件”改善做出部署,两端发力,力争利用3年时间取得显著成效。

《意见》以设施设备提升为着力点,提出自今年开始,启动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通过实施这一工程,到2020年底前,现有县级供养服务设施的照护能力得到大幅提升,设施设备重大安全隐患全部整改到位。2022年底前,每个县至少有1所以照护功能为主的供养服务设施,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安全隐患全部清除。

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集中供养的失能特困人员长期照护需求得到较好满足,特困人员兜底保障能力得到明显加强,基本形成县、乡供养服务设施相衔接,布局科学、配置均衡、服务完善的农村养老服务兜底保障网络。

《通知》以优化管理服务为着力点,针对法人登记率不高、运营管理滞后、照护人员短缺、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从6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主要是:

协调落实供养机构法人登记,切实维护供养机构的合法权益;加强供养机构负责人、照护人员的能力建设,逐步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照护能力强、富有为民服务情怀的管理服务队伍;加强供养对象基本生活资金、照料护理资金和机构运转经费保障,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推进供养服务机构社会化改革,积极培育能够承担特困供养服务任务的连锁化、品牌化、专业化运营主体;健全完善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推动集中供养和照护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改善;推动实现机构的消防、食品、财产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工作持续加强。

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供养对象是“困中之困、难中之难”,是兜底保障的重点对象。由于受设施设备、服务能力、服务经费等方面的限制,一些地方的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的照护服务能力与这部分群体的现实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为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满足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供养对象的照护需求,重点从照护设施设备建设、专业照护人员配备、照护技能培训三个方面做出部署要求。

《意见》明确要求各地重点增强县级(区域)供养服务设施的长期照护功能,增设失能人员生活服务照护单元以及医疗护理、康复服务等医养结合照护单元,照护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0%,并配备专业化照护人员。其他供养服务设施可增加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设备,设置照护型床位,增强基本照护能力。县域内失能、部分失能的特困供养人员可以集中到具备失能照护能力的机构集中供养。

《通知》明确要求供养服务机构制定涵盖基本生活保障、照料护理、精神慰藉、丧葬办理等内容的基本服务目录,根据个人实际需求提供服务。通过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或与周边医疗机构开展协议合作等方式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配备应用康复辅助器具设备,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和智能硬件等产品,促进服务质量提升。

长期以来,特困人员供养服务人才短缺问题较为突出,为推动解决这一问题,《通知》着眼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照护能力强、富有为民服务情怀的管理服务队伍。主要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配强院长。要求通过选派选拔等方式,将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党性原则,富有爱心和责任心,熟悉机构管理的人员配备到机构负责人岗位。省级民政部门定期组织对供养服务机构负责人轮训,2022年前实现全覆盖,之后每三年轮训不少于一次,基本实现供养服务机构负责人队伍专业化、职业化。

二是配齐工作人员。要求各地结合实际需要合理确定工作人员与生活自理供养对象、失能供养对象的配备比例,护理人员接受基本照护专业科目的岗前培训或在岗培训,每年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48小时,按照相关规定落实培训补贴,逐步提高通过职业技能水平评价的养老护理员比例。

三是合理确定和落实工作人员薪酬待遇。鼓励通过在绩效工资分配中予以适当倾斜等方式,建立与岗位绩效、职业技能水平挂钩的考核激励机制,提高一线工作人员工资待遇。

四是支持供养服务机构引入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才,鼓励供养服务机构设立志愿服务站点,积极培育养老志愿者队伍。

沐鸣4注册登录网址_“双工携手 助力冬奥”京张社会工作服务指导中心在张家口市社会工作联合会挂牌成立

9月16日,“双工携手助力冬奥”京张社会工作服务指导中心在张家口市社会工作联合会挂牌成立。北京市民政局社会工作队伍建设处处长邢桂丽、副处长祝金岳,北京社会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沈小平,张家口市民政局调研员刘润江、慈善和社工科长粱继国,张家口市社工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丹等领导出席揭牌仪式。


该中心的成立标志着京张社会工作携手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是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民政局落实民政部关于做好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牵手计划”要求的具体举措,是推进京津冀社会工作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双工携手助力冬奥”京张社会工作服务指导中心的主要职能是推行“以中心带站”社会模式,切实抓好“六项建设”,即抓好阵地建设、队伍建设、文化建设、思想建设、能力建设、环境建设;全力打造“六个一”工程,即建立一个“双工携手助力冬奥”京张社会工作服务指导中心、培养一支社区治理骨干队伍、开展一系列服务冬奥主题活动、传播一种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理念、传授一套社会动员方法技能、营造一种创享冬奥的感恩氛围。


据悉,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民政局已经组织了12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赴河北省受援地开始实施“牵手计划”服务项目,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为推动项目进一步实施,揭牌仪式结束后,有关领导又深入到张北县、崇礼区就“牵手计划”服务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对援派社工进行了亲切慰问。


张家口市众康生社会组织发展与评估中心、张家口市心连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张家口秉德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崇礼区阳光驿站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同志参加了揭牌仪式。

沐鸣4注册登录_公益时报总编辑赵冠军:从财富上长出精神

我们正在经历一个财富巨大增长带来行为、市场和政策急剧变化的新时代。如何在这个时代站得更高看得更远,需要更为尊重历史、向历史学习,但需要新的眼光,传统运行框架已经不适合新的社会结构,只有放在更大跨度的时间和空间中反思,才会对社会进步有实际作用。   在这个文明通过技术和信息不断交汇时代里,人类自私贪婪的本性得到彰显和完全暴露,如何定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提升生命的尊严和质量,正在成为当下有识之士的普遍认同。   一部《红楼梦》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故事的描写,更给我们带来许多现实的意义。贾母这位看似云淡风轻、喜欢说笑、爱好游玩、不谙世事的深宅老太太,才是贾府中真正的政治家,按部就班的分配着各位主角的命运。特别是在人事布局上,她从诗词才情、为人处世、管理能力等三个方面综合分析了薛宝钗和林黛玉,最终确认薛宝钗作为接班人,放弃嫡亲外孙女林黛玉,任人唯贤而不任人唯亲。   作为中国传统权谋史血淋淋的文学表现,贯穿整部小说,贾母都在享受着权力和财富带来的快感,这是中国自秦创造帝国时代以来,人与人关系的真实写照,从上到下都是人治,只是在不断的改朝换代。   西周构建了井田、封建、宗法、礼乐等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制度,产生了贵族精神,强调高贵、责任、担当,强调有底线、有尊严、有气节,强调宁可杀身成仁也绝不苟且偷生,这种精神促成了农耕文明时代的士大夫精神和文人气节,却并不能催生现代意义上的集体主义和公民意识。   在几千年家国同构的传统社会,产生的集体主义是由强权驱使和道德捆绑造成的,一旦遇到需要抉择时,绝大多数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个人利益而牺牲集体利益。传统文化中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看似是一种统一的士大夫精神,在严格意义上却是分裂的,修的是自己的身,齐的是老板的家,治理的是老板的家之国,为的是天子的天下,这是一种典型分裂式的社会价值观,适合农耕社会,但并不适合工业社会,更不适合今天的信息与技术社会。   特别是,在帝国制度背景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中,对于财富的权属认知也是矛盾的,从大的方面来讲一切都是天子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从小的方面讲都是家族的,没有法律意义上私人财产的定义,宗族田庄算是一个特例。   以社会意义上来看,《红楼梦》的与现实的关联是多方面的,她不但以精湛的叙事艺术给后人以启迪,而且以深刻锐利的现实批判精神,拷问社会制度的弊端和人类灵魂的深处。秦可卿托梦给王熙凤,希望能够通过置田地、办私塾、建宗庙等措施给贾氏家族留条后路,保护即将处于危难时刻的家族,特别是在祖坟旁边多安置田庄房舍和土地,即便未来家族有所不测,也可以用这些收入做祭祀和补贴家属的费用,在当时大环境下,抄家的时候祖坟旁边的田地是不可以没收的,祭祀是为了保全祖宗,而在祖坟旁边安置家塾是为了保全贾家的未来。   王熙凤没有做到,即便是听取了秦可卿的建议,家族财富的帝国时代传承方式也将随着社会变革而荡然无存。在《红楼梦》出版不久的年代,世界对于财富的认知已经在发生变化,一些影响全人类的财富管理方式开始出现:   1863年,瑞士人亨利•杜南倡议成立“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1880年改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致力于改进和传播人道主义公约,在国际上广受尊重并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1895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写下遗嘱创办诺贝尔基金会,激励科学家进行发明创造,今天诺贝尔奖是全球科技领域最高的荣誉奖项,长期推动和影响着人类科学的发展。   1913年,美国企业家约翰•洛克菲勒做出决定,在当时的北平筹建一所最好的医学院和附属医院,他决定不惜成本,并指派儿子小洛克菲勒执行,今天是中国最好的医学院。   一百多年过去了,影响还在继续,行为令全世界尊敬。   中国人虽早有义利之辨,但并不代表中国人排斥财富。2019年6月5日,贝恩公司和招商银行在深圳联合发布《201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指出,2018年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高净值人群规模达到197万人,全国个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总体规模达到190万亿人民币,中国私人财富市场增速较往年放缓,但仍具增长潜力,预计到2019年底将突破200万亿人民币。   财富的轨迹走向何方?我们为什么要利用私人资源去完成社会目标?捐赠的动机是多元的,无论是基于宗教信仰意义上的价值观认可,还是作为理想主义者改变他人命运的美好愿望,或是基于同理心、亲戚及周边朋友因为某种社会救助类的问题受到影响等,包括基于一种社会价值的交换,捐赠提高个人或者企业的社会地位,都是我们在理性状态下对于公益行为动机的分析,而人性往往是非理性的,社会进步的创造更是非理性的。   让财富发挥出更大的价值,是拥有者的责任。榜样是看得见的力量,分享成功与财富的意义,一批人已经在路上:   2005年,牛根生宣布,通过股权和信托方式将拥有蒙牛集团资产捐赠给老牛基金会,基金会控制、管理和受益资产超过45亿元。   2011年,曹德旺宣布,向河仁慈善基金会捐赠所持有的福耀玻璃股份有限公司3亿股股票,中国股权第一捐终告成功,河仁基金会持有股权市值超过80亿元。   2017年,何享健公布60亿元慈善捐赠计划,包含美的集团股权捐赠和现金捐赠。   2019年,党彦宝带领的宝丰能源上市。累计捐赠超过16.53亿元,党彦宝个人投资100亿元用公益理念打造医养教融合产业模式。   2019年,鲁伟鼎宣布,将万向集团截止2018年度审计报告的资产,全部捐赠设立鲁冠球万向事业基金,市值超过49.6亿元,全部收益将用于研发技术、人才教育、理工类应用型科研机构。   ……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从富豪榜到慈善榜,从企业家到慈善家,财富上长出了精神。   力量已经蓄积,未来已来!

沐鸣4官网注册_推动全民健身与公益扶贫相结合 健行者公益项目在京启动

9月17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扶贫办指导、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联合诸多机构推出的健行者公益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全国的徒步爱好者即日起可通过项目官方网站(http://www.jianxingzhe.org.cn/)或“健行者活动”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报名参与。国家卫生健康委财务司副司长任西岳、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主任姚宏文、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副秘书长赵本志、山西省永和县委副书记马爱丽以及健行者公益项目爱心大使廖辉出席发布会。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山西省卫生健康委以及诸多社会爱心企业代表和媒体代表应邀参加。  
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主任姚宏文致辞并介绍健行者公益项目   据介绍,健行者是一项全民健康与全民健身运动的盛会,2019年主题为“健步母亲河、健康扶贫行、动员全社会、决胜攻坚战”。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主任姚宏文表示,健行者是一群关注健康的人,他们倡导“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他们是一群热爱运动的人,阳光、积极,相信生命在于运动;同时,他们还是一群富有爱心的人,通过身体力行凝聚点滴力量、助力健康扶贫公益事业。   国家卫生健康委财务司副司长任西岳谈到,基本医疗有保障是脱贫攻坚底线目标之一,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因病致贫返贫占比超过40%,健康扶贫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任务艰巨。在贫困地区,乡村医生就是乡亲们健康的第一守门人。目前中国约有144万名村医,他们工作条件艰苦,收入微薄,却默默地守护着近6亿农民的健康。   由于村民居住分散,地形复杂,给村医出诊带来巨大困难,一段坎坷难走的山路可能阻挡一次及时有效的诊治。“健行者公益项目既是贯彻落实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的有效举措,又是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具体措施。项目捐款将定向为吕梁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永和县、大宁县、清涧县、子洲县村医捐赠医用摩托车,为村医赋能,为村民健康提供保障。”任西岳表示。   记者了解到,2019年健行者公益项目面向全国招募徒步爱好者,于10月19日赴山西省永和县黄河乾坤湾参加徒步30公里挑战。此外,对不能参加实地挑战的健行者,项目还特别设置了远程挑战五万步活动,即在活动当天的任意地点完成徒步五万步并上传数据,即可获得健行者完赛证书。远程挑战突破了地域限制,能够激发更多徒步爱好者参与。   此外,在9月25日至10月15日期间,项目还将举办为期21天的全国网络闯关体验赛,通过每日运动打卡、闯关夺宝等丰富有趣的活动,促进公众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同时,健行者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号召社会爱心人士及企业进行公益捐款,定向为贫困地区乡村医生捐赠医用摩托车。  
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姚宏文给奥运冠军廖辉颁发爱心大使聘书   此次健行者实地挑战地点选在山西省永和县黄河乾坤湾,线路总长度31.8公里,贯穿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红军东征纪念馆、黄河古渡口、古村落等地。据永和县委副书记马爱丽介绍,永和坐落于晋陕大峡谷东岸,吕梁山脉南麓,境内不仅有雄伟壮观的黄河乾坤湾,还是毛主席率红军东征的会师渡口,黄河文化和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山高沟深、自然条件恶劣,永和贫困发生率为34.5%,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山西省深度贫困县。  
山西省永和县县委副书记马爱丽介绍相关情况   马爱丽谈到,“健行者公益项目的实施不仅为永和村医捐赠医用摩托车,提高基层医疗健康服务能力,更是对永和旅游文化资源的一次集中宣传,将有效带动旅游扶贫和消费扶贫发展,助力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据悉,2019健行者公益项目的另一大亮点是引入消费扶贫机制。每一位注册成功的健行者可在黄河岸边认领一棵专属枣树,当年枣树收获全部归认领者所有,完成不同筹款额度还有大宁山地苹果、子洲县放养山羊、清涧黑毛土猪等回报。这一设计让健行者在参与健康运动的同时,以枣树为媒与农户建立联系,深度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亲身参与国家脱贫攻坚事业,感受公益的力量。   健行者公益项目将全民健康和公益扶贫相结合,为社会力量参与健康扶贫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定向捐赠医用摩托车之外,主办方还联合爱心企业积极开展村医技能培训、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健康科普大讲堂等公益项目。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副秘书长赵本志表示,希望今后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企业及爱心人士,通过健行者项目参与到健康扶贫工作中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沐鸣4待遇_“设计力·公益芯”2019中国设计创想论坛在沪举行

近日,2019(第五届)中国设计创想论坛在第44届中国(上海)国际家具博览会举行。论坛以“设计力·公益芯”为主题,逾400位设计师、设计学子、公益人、企业家汇聚上海虹桥国家会展中心,共同探讨、呼吁用设计的力量参与公益。


本次论坛由中国设计界第一家自发性公益基金会——深圳市创想公益基金会(简称“创基金”)主办,Ciff支持,中国对外贸易广州展览总公司与红星美凯龙共同协办,旨在打造最具专业学术深度与广泛影响的年度设计交流公益平台。   在公益层面,设计参与的方式有哪些?设计的力量可以有多大?创基金2019年度执行理事长梁建国表示,设计之于公益有着独特的用武之地,无论是冰冷压抑的工厂、堆积如山的垃圾、濒临枯竭的资源,还是日益增多的老人、缺乏美育的孩子……设计都可以在其中发挥专业优势,去搭建和重塑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持续的友好关系。“也许一个轻巧、温和的设计就能带来改变。”   现场,五位室内、建筑、工业、平面、艺术等领域的设计师讲述了他们运用设计的方式,对当下社区改造、人文关怀、环境保护等诸多社会议题的积极回应、持续探索与创新。   据了解,目前有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在关注公益、参与公益。创基金理事梁志天表示,创基金作为一家设计公益基金会,不应该只是用自己的力量去做公益,而是应该推动更多设计师一起来做公益。   公益的使命是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设计的使命同样如此,在当下这个社会创新的时代,设计和公益因为共同的愿景产生了许多联动的空间。创基金理事姜峰认为,好的设计在于它用心的细节让人感受到被尊重,以及所构建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实现“设计”向“社计”的蜕变。他呼吁大家以设计师的身份参与公益,成为用设计力量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创新家。   据悉,本次论坛也邀请了徐汇区业余大学特殊教育部的听障设计学子,同步手语翻译,这也是上半年创基金志愿者小组与上海小笼包聋人协力事务所,为听障设计学子打造的一系列“无声课堂”的延续。

沐鸣4官网_中国扶贫基金会与字节跳动扶贫共话文旅扶贫:打造文旅品牌更能让人人受益

9月10日,由字节跳动创新事业部“山里DOU是好风光”项目组和品橙旅游联合主办的“美好旅行对话日”第二期沙龙在中国扶贫基金会举行。本次沙龙主题为“文旅扶贫:新模式 新问题 新机遇”。

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王军在沙龙上表示,扶贫的本质是对人的改变。通过发展旅游来带动扶贫,要注重当地人的改变,提高他们的胆略和眼光,让他们具备持续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在扶贫过程中,要建立机制,让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收益能够更广泛地惠及本地百姓。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厉新建也认为,扶贫就要人人扶贫,人人都能够从中受益。他说,通过打造文旅产业品牌把游客引进来,扶贫过程当中形成品牌的生态效应,扶贫的效果会更好。“因为游客来游玩的时候,不仅会消费农产品,还会促成完整一整套产业体系,扶贫效果是综合性的,更能让人人受益。”

那么,文旅产业具体如何带动贫困地区脱贫,目前参与文旅的企业有哪些模式,碰到了哪些困难,迎来哪些机遇?沙龙上,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王军、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厉新建、字节跳动创新事业部总经理杨洁、中国旅游协会旅游营销分会副会长葛磊、品橙旅游首席商务官杨晓明就以上话题进行了探讨。

嘉宾讨论现场

 

市场化运作才能让文旅产业持续发展

在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王军看来,过去几年,国内乡村旅游发展非常快,主要原因是很多都采用了市场化的运作模式,通过旅游产业带动扶贫。“市场主体所做的产品定位、产品设计来自于市场的需求,它所提供的服务,来自市场的需要。”王军说,有些地方通过行政力量推动的乡村旅游,效果不佳,往往就是产品定位不准确,或者运营上出现问题。

因此,王军认为,文旅扶贫需要很多专业化的公司加入进来,依托他们成熟商业网络渠道模式,带动旅游业的形成可持续发展。

中国旅游协会旅游营销分会副会长葛磊也认为,当前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战略机遇期,市场力量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通过助力旅游发展,来带动当地脱贫。

在葛磊看来,现在人们的旅游已经从原来看名山大川的观光型旅游,转变为体验式旅游,人们希望离开城市城市,找到一个栖息身心的地方。但对于很多贫困地区的人来说,他们并不了解游客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做旅游扶贫的企业和个人应当肩负的担当和使命,提供相应的资源和帮助,帮助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促进文旅扶贫。

为贫困地区打造文旅品牌,连接更多资源

那么,参与扶贫的机构、企业,如何形成合力,通过市场化手段带动贫困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王军认为,不同的组织,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为贫困地区提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方案,连接更多资源。比如,中国扶贫基金会就通过影响力投资,帮助贫困地区打造优质旅游产品,树立品牌,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字节跳动扶贫则依托今日头条、抖音等产品在信息精准分发上的领先优势,通过信息流动创造的价值,来开展文旅扶贫工作。字节跳动创新事业部总经理杨洁表示,字节跳动扶贫在2018年发起了“山里DOU是好风光”项目,秉承“造血式”、“精准式”、“带动式”的扶贫理念,通过对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分析梳理,并重点开展策划及运营等工作,为贫困地区打造文旅品牌,并通过图文、短视频等内容形式,进行推广,带动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助力脱贫致富。

旅游垂类媒体品橙旅游也发挥优势参与文旅扶贫。品橙旅游首席商务官杨晓明表示,品橙旅游通过发现和深度挖掘文旅扶贫案例和样本,进行推广传播,达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同时,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扶贫。

对于未来文旅产业会如何进一步带动贫困地区发展,有嘉宾认为,贫困地区需要走多产融合的道路。“除了文旅之外,还有很多领域可以嫁接进来,带动扶贫的效果。”王军说,比如浙江有的民宿同时网上销售特色家具,游客扫码就可以进行线上购买。

“乡村将会是融合的大平台。”葛磊表示,乡村有青山绿水、农业文化,是很多城市人向往的生活方式。随着旅游的发展,将还会出现很多高端种养殖业、科技产业等,形成多产融合。

在杨洁看来,农旅、文旅、商旅融合,将会为贫困地区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首先,得益于电商基础设施的完善,很多贫困地区都已经开始进行商旅融合,游客到当地很直观地看到当地好山好水,优质的种植环境,能够带动当地农产品通过电子商务走出去;其次,文旅融合,更多是文化作为旅游发展的灵魂,为当地注入很多旅游精神层面的感受;农业让大家深刻感受到特色农村县域旅游的特色。

杨洁表示,目前字节跳动扶贫有两个扶贫项目,“山里DOU是好风光”和“山货上头条”,分别聚焦文旅扶贫和为贫困地区打造农产品品牌,助力农产品上行,“我们将在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商旅融合作出更多的探索,进一步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字节跳动创新事业部总经理杨洁发表讲话

 

长久稳定脱贫要靠当地内生动力

虽然市场力量在带动贫困地区文旅产业发展能够发挥巨大作用,但是本次沙龙的嘉宾一致认为,要达到长久稳定脱贫,还是得依靠当地自发产生内生动力。因此,企业和社会机构在帮助当地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应该注重改变当地人的意识,提高他们的能力,让他们能够自力更生脱贫致富。

王军认为,目前国内有些景区发展起来了,也带动当地老百姓实现脱贫,但是当地老百姓实际上从旅游业中获得收益并不大。在他看来,要让当地人更加积极参与推动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还应该建立机制,让文旅产业惠及更多老百姓。

字节跳动扶贫在开展文旅扶贫工作时,就十分重视当地人才的培养,增强当地内生动力。杨洁介绍,在落地“山里DOU是好风光”的时候,字节跳动扶贫不仅为当地打造和推广文旅品牌,还会在当地进行新媒体技能培训,帮助当地学员掌握内容创作、新媒体运营等技能,让他们能够持续通过内容创作,宣传推广家乡美景好物,吸引更多人到当地旅游、消费,也带动当地的产业发展。

“比如,在雷山,我们培养了一批新媒体人才,让他们可以通过内容创作,持续宣传雷山的特色文化、物产、美景。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重点培育了6个产业带头人,涉及了非遗文化、茶产业、旅游产业等,让他们各自从自己的专业领域宣传雷山,让外界对雷山的感知更立体,更全面,从而带动当地产业的发展。”杨洁说。

“本地人是很重要的扶贫主体。”葛磊表示,扶贫企业要重视当地老百姓的能力提升,包括提升他们的服务品质,以及产品定位能力、经营能力等。同时,应该赋予当地人更多的权利,帮助他们成为旅游产业的主体。

“扶贫的本质就是对人的改变。”葛磊说到,衡量文旅扶贫是否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当地群众是否因为旅游的发展,开拓了眼界,改变了原来的意识,具备参与到旅游产业的能力。只有当地人具备了自我发展的能力,才能实现长久的脱贫致富。

沐鸣4招商官网_2019李锦记希望厨师北京班开班 60名有志青年踏上圆梦之旅

“我4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后来母亲也病了。是你们给了我希望,我非常坚定,一定要成为希望厨师。”邓松坚定地说道。   这个16岁的大男孩来自南昌,他口中的希望厨师来自李锦记希望厨师项目。   这一项目由李锦记于2011年发起,每年从全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公开招募有志从事中餐烹饪的青年,全额资助(全额学杂费+生活补助+交通补贴)其入读国家正规职业高中中餐烹饪专业,让他们通过学厨改变命运,“成就一个学生、脱贫一个家庭、造福整个社会”。   今年和邓松一样受到资助的包括来自黑龙江、辽宁、甘肃、云南、广西等11个省市的60名学生。   9月16日,“很高兴遇见‘李’——2019李锦记希望厨师北京班开班仪式暨公众交流会”在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常营校区举行。这意味着这60名学生成为李锦记希望厨师项目北京班第9批“幸运儿”,正式踏上圆梦之旅。


“你们是幸运的,是这个项目给了你们希望,这将给你们的人生带来巨大的转折。”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校长郭延峰在开班仪式上对他们说道。   李锦记酱料集团企业事务执行副总裁孔君道则表示:“未来,望同学们不辜负学校和李锦记合作的初衷,用自己所学到的技能回馈家乡,回报国家。”   “尊敬师长,努力学习,实现梦想,思利及人,造福社会!请相信——今天我们以希望厨师而骄傲,明天社会将为我们而自豪!”现场,李锦记希望厨师带上厨师帽,用铿锵有力的誓词,宣告自己的学厨生涯正式开启。   在开班仪式上,还举行了一场特别的拜师仪式,希望厨师新生向中餐烹饪专业老师向军拜师敬茶,行拜师之礼。   李锦记希望厨师班学长代表许娟娟鼓励学弟学妹:只要你有梦想,这里就是你的追梦乐园。已经毕业的2013级希望厨师田贵昌,也回到母校,在开班仪式上表演了《舞面》,用自己的技艺为学弟学妹们加油打气。


作为新生代表,邓松和其他4名新生一起分享了自己遇见李锦记希望厨师项目的故事。   “来到北京,是我的人生之站,也是改变我乃至我全家的命运之站……我要在3年的学习生活中,学会做人,学好厨艺,为学校,为社会,为国家贡献我的力量!”来自黑龙江木兰县吉兴乡吉兴村的迟柠表达自己的决心。   现场,3位来自北京、厦门、上海,参与并见证云南站希望厨师面试、笔试全过程的公益体验官走上舞台,表达自己的感受。   企业家、公益体验官王俊称,去云南参与寻找希望厨师的过程中,才发现部分孩子的生活环境非常恶劣,而孩子们的梦想却很伟大,李锦记希望厨师项目能够深入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关心孩子们的衣食冷暖,让人感动   公益体验官代表还送上一幅题为《美好的见证》的油画,油画是3位公益体验官在云南禄劝山村的真实写照。


在开班仪式之后的交流会上,20余名志愿者还和希望厨师们一起,一边做美食,一边互动交流。   据介绍,截至目前,李锦记希望厨师项目已运行9年,李锦记捐资千万,项目覆盖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甘肃、山西、陕西、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河北、山东、湖南、湖北、广西、广东、江西、海南等20个省市,资助了744名热爱中餐烹饪的有为青年学厨,毕业生已达396人。   “未来,希望厨师项目将会向海外扩展,李锦记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中华优秀饮食文化的传承贡献一份力量。”孔君道表示。

沐鸣4招商网址_关注儿童健康成长 中英人寿2019“星星点灯”公益项目黑龙江站启动

9月18日,以“十年筑梦星光璀璨”为主题的中英人寿黑龙江分公司2019年度“星星点灯•关爱留守儿童公益计划”在哈尔滨延寿县东风小学正式启动。延寿县东风小学是“星星点灯”公益项目在黑龙江省内落地的第二所关爱小屋,学校有23个教学班,1210名学生,260名留守儿童,占全校学生的22%。中英人寿分公司副总经理杨柏枚、常冠军,延寿县教育局副局长王延飞,延寿县小学全体师生出席活动,以实际行动关注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据悉,“星星点灯”公益项目已经走过九年,从传统的物资捐助、实地支教到为孩子精心设计关爱小屋,开展定制化的课程,关爱形式不断创新;从将关爱送进校园到将孩子们带到当地的科技馆、博物馆感受科技与人文的魅力,关爱路径不断多样化。   自2012年起,中英人寿“星星点灯·关爱留守儿童公益计划”黑龙江站先后为两个乡镇村小援建了充满温馨和乐趣的关爱小屋,每年通过不同形式的公益行动,如音乐、绘画、观影、运动、科技等形式,为孩子们带去关爱,关爱版图和关爱力量不断扩大。据初步统计,活动共招募百余名拥有良好教育背景的爱心人士作为志愿者,通过教授各类丰富多彩的课程以及开展寓教于乐的游戏,为七千余名孩子们送去了温暖,帮助孩子们健康自信成长。


中英人寿黑龙江分公司邀请中国儿童中心表演台词导师胡亮亮为同学们带来“小小追梦家”课堂   “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让东风校的学子学有所得、学有所获,让他们受益终身,感念一生。”东风小学校长戴金忠谈到。通过连续两年三次的公益行动的开展以及爱心图书的捐赠,“星星点灯”公益项目多角度、广维度地关注到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成长。项目借助不同形式的活动引导孩子们修身立德,勤学上进,锤炼意志,养成健康、乐观、向上的品格。   中英人寿黑龙江分公司副总经理杨柏枚表示,今年是中英人寿黑龙江分公司成立的第八年,关爱和保护成长中孩子们的健康心理是一项良心工程,更是一项长期工程。未来,中英人寿将继续坚持“保险回归保障”的本质,聚焦和助力“精准扶贫”,勇担保险企业社会责任,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公益长效机制。“少年强则国强,让星星点灯的温暖光芒继续照亮孩子们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