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4招商官网_“我们一直都在身边”——记战“疫”中的外籍志愿者

“你要记住,你不是孤身一人在作战,只要你需要,我们一直都在身边。你要坚强,这场风暴终将过去。”这是来自布隆迪的留学生瑞迪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创作的英文歌曲《Be Strong(加油)》中的歌词。

疫情暴发以来,广大志愿者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这其中也有不少外籍志愿者。他们中,有人留守校园执勤,有人变身“搬运工”,有人记录中国的战“疫”故事,成为特殊时期里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忙碌的校园执勤者

从3月初开始,瑞迪正式“上岗”,成为广州南方医科大学一名防疫志愿者。疫情暴发初期,不少外国留学生选择回国,但瑞迪却决定留下来。每周五下午1时至6时,他都在宿舍楼周边的防控点值守,检查每一名进出学生的学生证和健康码,并为他们测量、记录体温。“只要做好防护,就不用害怕被感染。”瑞迪说。

同样忙碌的还有华中科技大学的巴基斯坦籍留学生罗昌贤。疫情期间,他与数十名外籍留学生组建志愿者团队,收集在校外籍学生的健康状况,将食物与日用品送到同学房间,打扫宿舍公共区,协助同学取快递,经常每天工作16个小时。

武汉“解封”后,校内的留学生每周可限时限次离开宿舍区,但罗昌贤一次都没离开,“我每天都要接触大家,如果我出去染上病毒,会给大家的健康带来威胁,所以就算可以出去,我也没有申请过。”

“现在大部分外国留学生都不想回国了,他们觉得在中国更安全。我知道甚至有不少撤离的外国人想要回到武汉。”罗昌贤说,在疫情防控方面,少有国家比中国做得更好。

服务基层的“洋面孔”

黄色防护服、蓝色橡胶手套、黑框护目镜与两层医用口罩是法国人多梅克做志愿工作时的常用装束。

54岁的多梅克曾是武汉理工大学的一名法语老师,来汉8年,早已把这里当成了家。疫情期间,他加入了“豹变”志愿者车队,为当地医院运送消毒水、橡胶手套、防护服、饭菜,还帮社区运输蔬菜和生活用品。

由于语言不通,多梅克大部分时间就紧紧跟着车队的其他志愿者,默默卸载、搬运货物。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为抗疫做贡献。4月初,在得知武汉市血液紧缺、血库告急后,多梅克第一时间与5名车队志愿者前往武汉血液中心,献出300毫升血。

在广州,几名身穿绿马甲的外籍志愿者来到白云区一家集中医学观察点,为尚在集中观察的外国人提供语言和生活帮助。

作为曾经的集中医学观察对象,来自非洲喀麦隆的顾文森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缓解正在接受观察的外国人的紧张情绪。“中国政府在尽其所能,让每个来到这里的人感到舒服。每个在广州的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喀麦隆人,无论是非洲人、欧洲人还是亚洲人,都能自由地生活。”他说。

和顾文森一样,也门籍志愿者锐迪也是在结束集中医学观察后,主动请缨参加志愿服务。据他介绍,在健康服务管理期间,生活很方便,工作人员还根据他的饮食习惯,专门送来清真餐食。

记录中国战“疫”的宣传员

“中国在疫情防控方面为巴基斯坦提供了非常多的帮助,我们还需要向中国学习更多成功经验。”罗昌贤说。

来自马拉维的班德来华5年,如今在黑龙江大学攻读哲学博士。疫情期间,他义务当起了防疫宣传员,在社交网站上记录中国的战“疫”故事,为不了解疫情发展情况的外国朋友耐心讲解,告诉他们疫情可防控,安慰他们不要慌乱。

“中国一定能战胜疫情,我也会继续当好防疫宣传员,把真实的中国介绍给世界。”班德说,虽然现在非洲地区的防疫形势不容乐观,但中非之间已经开始了防疫合作,国际社会团结合作才能战胜病毒。(据新华社)

沐鸣4开户_被联合国选中!武大志愿者“网谈”战疫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责任。”武汉大学研究生王琇琨谈起自己受邀向全世界分享青年战“疫”经验时,对很多细节记忆深刻。

4月15日,联合国秘书长青年特使办公室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举办的“共同应对新冠病毒”网络研讨会,邀请来自中国和其他6个国家的青年代表在线交流战“疫”经验。来自中国的青年代表是“95后”王琇琨,她4分钟的英文演讲,很快登上微博热搜榜。

战“疫”期间,武汉大学共有1378名志愿者,为641个名一线医护人员子女提供在线家教和心理辅导。王琇琨正是其中一名志愿者。

联合国为何选中她?

4月8日,联合国秘书长青年特使办公室提出邀请一位中国的青年代表参加网络研讨会并发言,武汉市各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作为重点对象群体被推荐。

4月9日上午,武汉大学“与逆行者同行·为奉献者奉献”志愿服务队的王琇琨,作为推荐候选人之一,与联合国秘书长青年特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视频连线。她用英文交流了疫情期间的所思所感、所作所为。当天下午,王琇琨被确定选中。

王琇琨后来了解到,特使办公室选择她,主要是因为她的志愿者工作内容与会议主题“关注青年人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契合。另一个原因是,王琇琨交流时的语气亲和自然,所说的内容比如在家与父母面临争吵等,贴近生活,与各国青年有共性和共情。

得知自己被确定为发言人,王琇琨第一反应是非常激动,但紧接着就感到紧张和有压力。她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话语,将中国青年志愿者的声音传播出去,如何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国青年风采,分享中国战“疫”经验。

而在此之前,王琇琨已和武汉大学的伙伴们为战“疫”坚持数月。

1月23日武汉“封城”之后,武汉大学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成立,一批“90后”武大青年发起了“与逆行者同行·为奉献者奉献”志愿服务关爱一线医务人员子女行动。王琇琨第一时间加入核心团队。

王琇琨发现,凌晨两点左右是家长回复消息的高峰时段,因为医护人员换完班才有时间查看手机。王琇琨也坚持熬夜对接,“要尽快帮他们解决忧心事,让他们安心战‘疫’”。

志愿服务队队长陈曾告诉记者,他们从全校近3000名报名者中遴选出1549人组成关爱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志愿服务队,其中1378名志愿者组成641个志愿服务组,为来自金银潭、雷神山等100多家医院和全国支援湖北的641名一线医务人员子女服务,开展线上辅导。

代表中国青年发声

为了用青年声音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王琇琨一直积极准备发言稿,直到4月15日发言当天,她仍在修改措辞和表达。她想给全世界呈现一个大方、自信、得体的中国青年形象。

发言时,王琇琨总结了两个关键词:一是“信心”,困境是暂时的,要坚信一切都会过去,保持冷静与坚强;二是“合作”,没有人是孤岛,人与人的团结、国与国的合作是战胜疫情的关键。

谈到选择这两个关键词的原因,王琇琨说,信心是她在整个服务过程中最有体会的一点。

疫情初期,王琇琨发现不少人被焦虑、无助等情绪左右,她选择了通过志愿服务与团队小伙伴们一起付出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她逐渐树立了对自己的信心,也树立了对并肩战斗的小伙伴的信心,两个多月的志愿服务工作也让她的信心变成坚定的信念。

“能在战‘疫’之中付出自己的力量,为心中的信念而努力,感觉无比幸运、无比幸福。”王琇琨说,与中国不同,目前许多国家还处于抗疫的艰苦阶段和关键时期,不少国家的青年最需要的正是战胜疫情的信心,因为信心能引导他们为战胜疫情积极作为,而不是无奈无助、消极应对。

“合作一词来源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王琇琨说,这次网络研讨会是一次很好的国际合作体现,青年应该从小的方面入手,携手分享各自经验来渡过难关。这次疫情是人类共同面临的困难,只有所有人携起手来才能够战胜疫情,而不是一味找借口、找理由甚至将病毒政治化。

王琇琨谈及自己的发言时说,在国际会议中代表中国青年发声,能讲述的只是中国青年抗疫的一小部分,有无数志愿者、一线工作者的工作强度和意义更大。她希望中国的青年之声能够越传越远,越来越有力量。

4月15日晚举行的网络研讨会上,王琇琨作为第一个分享者,发表了近4分钟的英文演讲。随后,“武大95后女生在联合国研讨会发言”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看到自己所做的努力被众人关注和肯定,王琇琨和武汉大学的志愿者小伙伴们既开心又激动。

在王琇琨看来,自己和同伴们只是希望在抗击疫情的战斗里尽绵薄之力,而真正应该被关注的,“更应该是所有在抗疫一线拼搏坚守的人”。

“做一颗不生锈的螺丝钉”

如今,王琇琨和小伙伴们感到身上的责任愈发重大,正筹划如何将这项工作更长久、更完善地开展下去。他们特别希望有更多青年在疫情期间甚至疫情之后,都加入志愿服务者行列。

武汉大学团委相关负责人说,学校积极引导大学生志愿者在辅导教育中让医务人员子女更深刻理解父母的“逆行”,引导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中开展自我教育,使双方在辅导与被辅导中共同感受抗疫斗争所体现出的家国情怀,实现教学相长。

陈曾说:“这场战‘疫’中,武大走出了太多的英雄。关爱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志愿服务队中也涌现出很多像王琇琨一样的优秀青年志愿者,大家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颗不生锈的螺丝钉。”

据介绍,武大志愿者本着“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去哪里”“只要还有需要,我们就继续服务下去”的宗旨,继续对医护人员子女给予关爱服务。在疫情结束、武大开学后,他们打算举办志愿者与孩子的线下见面会,让线上友谊延伸到线下并延续下去。

陈曾说,团队未来计划与武汉大学深圳校友会合作,建立数字化公益科技平台,增加志愿者在心理专业领域的培训,优化志愿者队伍,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团队在疫情期间服务一线医务人员,疫情过后还将服务各类社会工作者家庭,将立足点从疫情防控转移到改善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等方面。

(据《新华每日电讯》)

沐鸣4官网_体坛天团连线市长为湖北“带货”的背后 不断开拓纵深的快手抗疫立体图景


张继科连麦利川市副市长钱鹏推介利川红茶

4月22日8时,8位特殊的“金牌带货官”在快手直播平台掀起了一波顶级流量——两个小时内,1900万人次涌入直播间、132万人次互动。

韩乔生、张继科、潘晓婷、陈一冰、李景亮、刘语熙等体坛大咖互相PK,并连麦恩施、利川两地副市长及数名快手红人,使出浑身解数,倾情“带货”。

“带货”直播高光时刻

8时10分刚过,张继科的直播间里迎来了第一个高潮——他连麦利川市副市长钱鹏,二人携手重点推介利川红茶。钱鹏表示:“因为疫情原因,湖北部分地区农产品出现滞销,我们也希望借助快手,帮茶农们把一年的辛苦变现。”

另一个直播间内,体育解说名嘴韩乔生则与恩施市副市长杨凯军连线,后者热情推销恩施当地的土特产以及恩施大峡谷等旅游景点,并立马承诺抽取10名幸运“老铁”与韩乔生一道免费共游恩施风景。

两个小时内,“大嘴”韩乔生、“人气球王”张继科、“九球天后”潘晓婷、体操冠军陈一冰、UFC格斗选手李景亮、知名体育主持人刘语熙互相连麦PK,体育大咖们各出奇招,激起屏幕另一头“老铁”们的购买欲。

为了助力“带货”,张继科和潘晓婷更是分别当场许诺送出自己的签名球拍、球杆。

两小时中,1900万人次涌入直播间、产生132万人次互动,17款湖北特色产品被疯狂抢购。

为何同时选择快手?

4月22日助力湖北复苏的“带货”直播声势浩大,但仅仅是快手近来众多吸引眼球的“带货”名场面中的一幕。

4月12日,央视主持人欧阳夏丹在央视新闻快手直播间联合演员王祖蓝、郑爽、蔡明以及十堰市副市长王晓和快手一众“带货”达人,推介热干面、汉口二厂汽水、卧龙锅巴等一系列湖北商品,当晚共销售6100万元。

不仅如此,在各个垂直领域,快手都在疫情防控期间以“直播+”的方式助力线上复工。

为何快手能够先人一步,受到各路名人和各行业的青睐?

其一,2019年,有2.5亿人在快手平台发布短视频作品,平台累计点赞量超过3500亿次,2020年初其DAU(日活跃用户数量)更突破3亿。巨大的用户群体加之快手不断打造的电商闭环,使得“短视频+直播”在快手平台已具备商业基础设施的特征,并不断显示出与各垂直行业加速融合之势。

其二,新冠肺炎疫情甫一暴发,快手就第一时间组建团队,探讨如何发挥“短视频+直播”的技术优势,服务于复工复产。

其三,针对湖北地区,快手推出“快人一步,助力湖北重启”计划,并推出4项助力湖北商家的专享绿色通道。

快手抗疫立体图景

回看抗疫初期至今的日子里,快手有针对性地部署实施了一系列举措。

1月,快手向武汉市政府捐赠1亿元,在互联网行业中起到了带头示范效应。

1月20日至31日的十余天内,新华社、央视新闻、人民日报三大央媒与湖北日报、东方卫视等区域媒体,在快手上进行了近200场疫情直播,累计收获10亿人次观看量。1月31日晚7时,央视《新闻联播》开始在快手上常态化直播,同步输出疫情防控相关信息。快手还上线新冠肺炎防治频道,实时更新相关资讯。

针对寻医问诊的用户,快手在春节期间引入近百家三甲医院和医生官方及个人账号,覆盖全国24个省市,实现了线上的问诊分流。1月30日,快手又联合中国政府网、健康中国,在平台上线全国发热门诊定点查询功能,同时协同微医生、好大夫在线等7家第三方机构开通在线问诊。

针对学生群体,快手上线“停课不停学”“在家学习”专区,推出包括学前、K12、职业教育等在内的免费内容。

针对农户群体,快手第一时间批量上线农技类课程,并发布“春耕计划”,对农技类短视频给予5亿流量助推扶持。2月9日开始,快手电商对带有携手助农标签的生鲜果蔬类电商短视频予以流量倾斜。

3月3日开始,来自河北、广西、山东、河南等多个地区的11位副县长等县领导在快手披挂上阵,这也是疫情中各地领导干部直播“带货”的发端。

从第一时间捐赠到疫情防控信息聚合,到为各垂直领域赋能,再到引领“带货”直播浪潮,快手以庞大的用户群体为基础,依赖技术优势,协同多方迅速响应,并在疫情防控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服务各类群体需求,持续探寻自身服务社群的能力,打造出了一幅不断拓展纵深的抗疫立体图景。(高文兴)

沐鸣4主管工资_筹款筹物超1亿元 在疫情中进击的广州市慈善会


冯佳欢与她的13个行李箱,广州市慈善会协助为这批防疫物资通关开“绿卡”


 广州市慈善会爱莎公益基金联合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执信校友会于澳洲采购大量防疫物资,并运回国内支援湖北、广州等地医院

■ 吴怡杰

2月中旬,身在湖北抗疫一线的吴护士吃上了热乎乎的煲仔饭。因为轮班,吴护士和众多医务人员常常错过饭点,只能吃冰冷的饭菜。广州市慈善会理事单位碧桂园集团向当地捐出煲仔饭机器人,可以24小时为医务人员提供热饭热菜。

与此同时,广州车陂北社区的曾叔终于可以外出复诊了。曾叔是独居长者,患有心脏病,原计划春节后复诊,可是缺少口罩,复诊日期一推再推。后来,广州市慈善会为社区送出防疫物资,社工第一时间把口罩送到曾叔家中。

疫情发生后,广州市慈善会迅速发起募捐活动,在广益联募和腾讯公益平台上线筹款项目,同时联合企业、社区、公益慈善机构共同参与防疫。

截至3月21日,广州市慈善会累计接收新冠肺炎防控社会捐赠款物超1.1亿元,其中捐赠资金超9400万元,累计划拨资金超8800万元;捐赠物资估值超1950万元,并且全部发放完毕。

社会动员

线上线下汇聚社会善心

“我捐赠支持了‘新冠肺炎紧急驰援’,你也来支持吧。”

1月25日,大年初一晚上,不少市民在微信群、朋友圈晒出自己的捐赠证书,而证书中提及的善款,主要流向“新冠肺炎紧急驰援”项目。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广州市慈善会在1月25日紧急发出倡议书,呼吁社会各界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出一份力。由广州市慈善会发起的“新冠肺炎紧急驰援”项目随即在广益联募平台及腾讯公益平台上线。

倡议书一发出,随即掀起了捐赠热潮,不少市民在捐赠的同时,还发起了“一起捐”,转发到朋友圈和微信群,鼓励更多人加入捐赠行动。“新冠肺炎紧急驰援”项目在腾讯公益平台设置的500万元筹款目标,不到48小时便已“爆额”完成,累计12.6万人次参与爱心捐赠。

除了开通在线募捐通道,广州市慈善会还开通了银行汇款、现场捐赠、物资捐赠等线下渠道,广泛接受社会各界人士爱心捐赠,第一时间驰援武汉。

在这期间,广州市慈善会发动理事和会员单位驰援湖北。广州市慈善会副会长单位广汽集团累计捐赠资金、防护用品价值超过3300万元;副会长单位富力集团捐赠2000万;广州市慈善会理事单位立白集团携手其控股的朝云集团向全国新冠肺炎收治定点医院捐赠2亿元消毒杀菌物资……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市慈善会理事、会员累计捐赠款物近4亿元。

1月27日,倡议书发起的第三天,广州市慈善会将第一批物资——20箱10000支抗病毒口服液捐赠武汉市第六医院;同日,将第一批防疫物资,近1万个N95口罩、近6万双防护手套等捐赠给广州市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由医院发放给赴武汉医疗队医务人员及广州市院内医务人员使用;1月28日,广州市慈善会完成第一笔捐赠资金划拨,共1300万元定向捐赠资金划拨到武汉市慈善总会。此后,通过广州市慈善会,陆续向武汉市慈善总会、武汉火神山医院等多家慈善组织和医院捐赠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防疫物资。

防疫物资全球采购

协助通关开“绿卡”

随着疫情发展,国内防疫物资紧缺,许多爱心企业和市民纷纷从国外采购物资捐回国内。而从2月1日起,作为广东省民政厅新增的防控疫情进口物资受赠人,广州市慈善会开始接收进口捐赠物资,协助办理境外捐赠物资清关手续。

彼时,广州女孩冯佳欢在欧洲旅行,她花了十多天时间,购买了总价值10万元的物资,其中包括医用口罩、护目镜、手套等,装了满满13个行李箱。在这期间,广州市慈善会与欢欢及其朋友对接,指导他们如何捐赠海外物资。

而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国际直飞中国的航班停运,冯佳欢“人肉”携带装满物资的13个行李箱辗转多次。最终,广州市慈善会紧急联系南方航空公司为这批防疫物资开了“绿卡”,将货物免费运回广州,捐给广州社区和医院。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内医疗设备紧张的情况下,3月4日,海大集团通过广州市慈善会向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捐赠总价值400万元的两套进口ECMO设备,用于支持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关于呼吸系统研究、治疗工作。据悉,ECMO设备在国内极度稀缺,常用于ICU重症监护室的病人抢救,是抢救各种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黄金武器”。这批海外捐赠设备,对缓解医疗设备的紧张状况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广州市慈善会已为众多个人和机构办理境外捐赠物资清关手续,并接收相关捐赠物资。

为了确保每一份爱心善意都及时落到实处,广州市慈善会专门制定了捐赠款物接收使用工作指引,以规范工作流程;同时坚持公开透明,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从2月1日起,广州市慈善会在腾讯公益、广益联募平台做好信息公开的基础上,每天在官网上发布《广州市慈善会关于新冠肺炎防控社会捐赠款物接收使用情况的公告》,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此外,在疫情期间,广州市慈善会认真做好捐赠人服务工作,财务基金部完成10余万笔捐赠数据核对,为有需要的捐赠人开出2300多张公益捐赠票据,并寄出票据快递200余份。

困难街坊拿到口罩酒精

医务人员家事有人帮

素社街老街坊许叔是低保户,作为小区保安,他一直坚持上班,家中的口罩越来越少,甚至要反复使用。后来,社工为许叔送去口罩等防护物资。许叔说:“虽然知道疫情严重,但家里也不能没有收入,感谢大家关心,送来了救急的口罩和消毒物资。”

2月以来,许多像许叔这样的居民获得了广州市慈善会捐赠的防疫物资。广州市慈善会联合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启动“善暖社区——资助社区疫情防控计划”,通过全市180个镇(街)级社工站和21个社工专项服务点,为社区困难居民送去防疫物资。

活动启动后,各站点获得5000元资助金,全部用于采购防疫物资和设备,帮助低保低收、孤寡长者、残障人士、困境儿童、失独家庭、隔离区住户等困难群体对抗疫情。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30日,201个社工站(慈善捐赠点)共购买一次性防护口罩34727个,酒精类消毒用品3978件,洗手液6198支,防护用手套102768个,体温计666支,消毒液2129瓶。

此外,广州市慈善会支持发起“为明天 为健康”广州联合公益抗疫行动,为在广州市开展疫情防控、社区基层防疫工作的社会组织、社工机构等提供社区行动资助和专项项目资助申请,支持机构购买抗疫物资,开展与抗击疫情相关的社区项目,促进防疫工作开展。

疫情期间,除了做好社区防疫工作,广州市慈善会还开展了关怀支援行动。

为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提供关怀慰问,对有困难的医务人员及时提供帮助,广州市慈善会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开展“致敬抗疫医护——‘家事我来帮”公益活动,为1500户广州地区定点救治医院一线的医务人员家庭提供服务,其服务包括果蔬生鲜食品配送、家政服务、母婴关爱服务、儿童教育、心理疏导服务等。

此外,为帮助广州市困难家庭中小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让困难家庭学生顺利“云开课”,广州市慈善会开展“善战疫情,助力云开课”活动,通过广州市慈善捐赠站点(社工站)收集需求,免费为广州市困难家庭中小学生提供笔记本电脑。截至3月25日,已为广州市11个区56户困难家庭中小学生送出56台电脑。这些孩子,有的刚开始学业,有的正面临小升初、初升高或高考的压力,也有身处农村的学子……一台电脑,可能帮助他们实现疫情期间的无障碍学习。(据《善城》杂志)

沐鸣4招商_真爱梦想发布2019年报发布:深耕素养教育服务415万师生



2020年4月25日,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在沪举办“深耕·公共信任”2019年报发布会。发布会介绍了真爱梦想的教育公益实践和方法,年初疫情下的紧急行动,同时还回应了公众们最关心的“管理费”“公开透明”“善款用途”“公益人工资”等公益热点问题。发布会采用多平台直播的形式进行,得到了哔哩哔哩、新浪微博、一点资讯、凤凰公益、爱奇艺、今日头条、上海耕夫公益基金会等的支持,约有逾20万人次在线观看,“帮助孩子上好学”的素养教育公益理念得到进一步传播。  
支持基于信任,信任联结真爱   2019年,2600万人次选择了信任真爱梦想,捐赠、支持儿童素养教育,捐赠人复捐率达60%。真爱梦想全年总收入2.19亿元,成立12年来首次突破2亿元。其中,来自支付宝公益平台和腾讯公益平台的爱心网友捐款增长显著。   此外,更多零售消费类企业与真爱梦想携手开启消费捐,拓宽了公益生活化的场景,如苏宁、华为、安踏、ECCO、魔兽世界等企业捐方积极参与腾讯99公益日、阿里95公益周、淘宝“公益宝贝”等互联网公益活动,加上线下门店展示推广,带来筹款增长的同时,也推广了素养教育和教育均衡的公益理念,提升了各方的品牌传播。   2019年来自政府的资金配资显著提升,其中70%来自过往合作区县教育局,这也反映出了真爱梦想与当地教育局共同携手、深耕运营初见成效,受到地方政府信任与认可。



专业守护信任,赋能教育公益   真爱梦想理事长潘江雪表示“公益不是献爱心那么简单,要在使命引领下,练就专业高效的社会服务能力;专业公益本质上是更负责地履行信托责任,要取信捐赠者和受益人,都必须保持极致透明,必须完善信息公开披露”。   一方面,真爱梦想于2019年顺利通过上海市社会组织登记评估,连续获得5A评级,还再次荣登《界面新闻》中国最透明慈善公益基金会榜首,成为公益行业的专业透明标杆。真爱梦想也通过火堆公益、专项基金、联合劝募的模式,从筹资、品牌传播、项目管理、机构治理等多维度赋能了209家教育公益伙伴,协同发展,一起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公益产品和服务。   另一方面,真爱梦想坚持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公益联合阵线——PPPS(Public-Private-Philanthropic-School)合作模式。让教育局、学校、老师、捐赠机构、志愿者等成为“梦想合伙人”,跨界共创,推动地方教育生态重构,实现惠及每个孩子的优质素养教育。2019年,真爱梦想建设梦想中心501间,培训了包括教师、校长、局长在内的教育者12901人次,并举办“梦想好课堂”活动,激励了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2483位梦想教师。“梦想沙龙”活动等开展也加强了素养教育协同网络,激活区域教育生态。   2020年初,面对突入其来的疫情,真爱梦想快速响应,发挥自身优势,筹措资金,联络物资采买和物流仓储等各方资源,与教育局和学校共同抗疫,准备校园防疫物资,在短短2个月内,为415所学校筹集和发放600万元物资;还制作和推广《真爱之声》线上素养教育栏目,支持学生停课不停学,联动家长、老师、学校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进窄门,走远路,见微光   育人不是靠一日之功,教育公益岂有坦途,在不确定性之中,真爱梦想将秉承“审慎乐观、进取深耕”的心态,进一步“重塑公共信任”,“深耕素养教育”,将“求真、有爱、追梦”的精神带给孩子,建立更广泛的素养教育公益同盟,助力中国儿童全面发展,迎接自信、从容、有尊严的中国未来。

沐鸣4招商登陆_中国防疫极简史:有些办法千年有效


 伍连德与他的抗击鼠疫小组成员,图自沈阳旅游局编《传奇盛京 名士风流》


 (宋)李唐《炙艾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黑逗

195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莱德博格曾经说过:“同人类争夺地球统治权的唯一竞争者就是病毒。”

的确,疾病的历史和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而卫生防疫,则是人类与各种细菌、病毒做斗争的重要手段。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已经认识到“疫病”的可怕。

古代的“疫病”概念,和现代的传染病有相似之处。

疫病传染性强,又常常在人们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来袭,造成大面积流行,不论性别和年龄,人群普遍易感,起病急,危害大。

瘟疫,在生理上让人们虚弱甚至死亡,在心理上使得人们惊慌失措。《周礼》《礼记》中都有“以索室殴疫,大丧”“民必疾疫,又随以丧”等记载。

根据甲骨文和出土文物来看,早在夏商时期,人们已经养成了洗手、洗脚等卫生习惯,有利于防止疾病传播。

《礼记·内则》中说:“凡内外,鸡初鸣……洒扫室堂及庭。”说明当时已经有早上起床之后把室内打扫一遍的习惯。

《诗经·唐风·山有枢》中,晋国人讽刺晋昭公“子有廷内,弗洒弗扫”,看来当时,室内卫生做不好是要受到鄙视的。

除了大搞卫生预防疫病以外,先秦的人们还在努力思考:疫病是怎么产生,又是怎么传播的?

虽然当时没有细菌、病毒等生物学概念,但人们已经察觉到,疫病的发生与季节有一定关系。

《周礼·天官·疾医》写道:四时皆有疠疾,春时有痟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漱上气疾。

到了秦汉时期,人们已经意识到,隔离疫病患者可以有效防止疫病的传播。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上,已经出现了对麻风病隔离院的记载:

甲有完城旦罪,未断,今甲疠,问甲何以论?

当迁疠所处之。

意思是,甲正在接受城旦(筑城)的刑罚,服刑还没有结束,现在得了麻风病,该如何处置?应当把他转移到疠所再处理。

这里的“疠所”就是专门隔离麻风病人的机构。

西汉元始二年,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和蝗灾,疫病随之而来。汉平帝下诏:“民疾疫者,空舍邸第,为置医药。”这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早的关于设立公立临时疫病隔离医院的记载。

东汉延熹五年,名将皇甫规率领军队征讨陇右地区,军中不幸发生疫病,皇甫规“亲入庵庐巡视”,这里的“庵庐”指的就是军队建立的临时性隔离医院。

除了隔离之外,秦汉时期的医家,也总结了一些治疗疫病的药方。

东汉名医张仲景,其宗族原来有二百多口人,由于疫病流行,不到十年,族中只剩六七十口人了。张仲景因此立志行医,确立了中医的许多治则治法。

他撰写《伤寒杂病论》,其中记载的三承气汤、竹叶石膏汤等,都为今后疫病的治疗打下了基础。

魏晋隋唐时期,出现了几位在疫病治疗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医家。

东晋医学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对天花、虏黄病(即现代所说的黄疸)、沙虱病(恙虫病)等传染病的症状、治法都有详细的记录。

特别是对沙虱病病原体、感染途径、发病地域、临床特征等的准确记载,堪称世界上最早的沙虱病观察记录。

《肘后备急方·治卒中沙虱毒方第六十六》写道:山水间多有沙虱,甚细,略不可见。人入水浴,及以水澡浴,此虫在水中,着人身,及阴天雨行草中,亦着人,便钻入皮里。其诊法:初得之皮上正赤,如小豆黍米粟粒,以手摩赤上,痛如刺。三日之后,令百节强,疼痛寒热,赤上发疮。此虫渐入至骨,则杀人。自有山涧浴毕,当以布拭身数遍,以故帛拭之一度,乃敷粉之也。

隋代医家巢元方主持编纂的《诸病源候论》是中国第一部专论疾病病因和证候的著作。

书中认为疫病流行的原因之一是“节气不和,寒暑乖候”,提出疫病的预防“须服药及为法术以防之”。书中记载的“蛊毒”,很多学者认为就是现在的血吸虫病。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不仅总结了许多治疗传染病的方剂,还提出用熏药法进行空气消毒、向井中投入药物给水消毒等消毒法。

孙氏还主张,要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要常习不唾地”——不随地吐痰;

“勿食生菜、生米、陈臭物”——米和菜都要做熟再吃,腐烂的食物不要吃;

“食毕当漱口数过”——吃完饭要漱口;

“食毕当行步踌躇”——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宋元时期,对各种疫病的理论和实际防治经验都有了很大提升,格外重视疫病的预防和治疗。

两宋时期,发生了多次疫病流行,其中大部分时间,朝廷都派医官到地方诊视,并发放药物救济。

《宋史·五行志》记载:绍兴十六年……夏,行都疫……已未,分遣医官循行临安疗病者,于秋乃止。绍兴二十六年……夏,行都又疫,高宗出柴胡制药,活者甚众。

在南宋,军队中配置防疫药品已经成为制度。

每年夏秋是流行病高发时节,常由太医局拟定药方,配置瘴药、夏药及腊药,由惠民局、和剂局支付,分发给各地军队,以作为常备药物。

明代防疫史上值得记述的一笔,是人痘接种术的推广。

人痘接种术预防的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天花。

天花,又名“痘疮”“痘疹”等,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

天花患者会在皮肤上成批依次出现斑疹、丘疹、疮疹、脓疤等皮疹,最后结痂,遗留疤痕。

天花的传染性很强,病情重,病死率较高。但患过天花后的存活者,则会拥有终生免疫力。

人痘接种法,就是将天花患者的痘痴研粉吹入健康人的鼻孔中,使其感染,进而获得对天花的免疫力。

这种接种法也被称为“旱苗法”,是当时人痘接种术的主要方法。

但是人痘接种法应用的初期,种痘术还不够成熟,医生对这种预防法的掌握也不够熟练,种痘失败率较高,甚至种痘不成,反而危及健康人的生命。

明代郭钰辑《金陵琐事剩录》中记载:陈评事生一子,颇钟爱……其受用过分,未几,种痘夭。

到了明末清初,人痘接种术已经有所改进,成功率提高,并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推行。

清代俞茂鲲《痘科金镜赋集解》记载:闻种痘法起于明隆庆年间宁国府太平县,姓氏失考,得之异人丹传之家,由此蔓延天下。至今种花者,宁国人居多……近来种花一道,无论乡村城市,多处盛行。

清代中后期,霍乱、猩红热等烈性传染病传入中国,因此,在医学领域也出现了一批防治这些传染病的著作。

如:防治鼠疫有郑肖岩的《鼠疫约编》,以及在此基础上罗芷园增辑的《鼠疫汇编》,防治猩红热有金德鉴的《烂喉丹痧辑要》,防治霍乱有王孟英的《随息居重订霍乱论》等。

1910年11月,在中国东北地区爆发了“黑死病”。

四个月内,疫情波及五省六市,死亡人数达60000多人。时年31岁的医学博士伍连德临危受命,带人奔赴疫区,对尸体进行解剖,发现了一种新型鼠疫——肺鼠疫。

1911年1月,伍连德在哈尔滨建立了鼠疫研究所。同时,他请求清政府采取建立隔离医院、控制疫区交通、加强铁路检疫、火化鼠疫患者尸体等措施。

他依据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防疫理念和办法,仅用了四个月时间,便成功扑灭鼠疫疫情。

这一场抗击鼠疫的行动,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较为成功的大规模传染病控制行动。至今,在控制未知传染病时,伍连德的方案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了介绍此次控制鼠疫的成功经验,1911年4月,清政府在奉天举行了“万国鼠疫研究会”。

参加会议的有英美等11国的代表,共33人,伍连德任中方首席代表。会议宗旨为研讨微生物学及传染病学理论。

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国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

据统计,世界上的死亡总人数中,死于传染病者占三分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相继消灭了天花、脊髓灰质炎等曾经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传染病。因此,一种乐观的论调认为,无论如何,传染病是可以得到控制的。

然而,近年来相继出现的艾滋病、SARS乃至现在正在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用冷冰冰的事实告诉人类:距离解决传染病问题,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幸运的是,纵然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永无止境,仍有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的科学家与医务人员,义无反顾地走向战场,为制服病魔贡献着自己的心血和智慧。

(据微信公众号“博物馆丨看展览”)

沐鸣4怎么开户_头条寻人帮助13000名走失者回家

“二叔走丢的这二十多个小时,我们越找越觉得希望渺茫。但是社会各界小伙伴的帮忙,让我和家人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4月27日下午,沈阳市民庄女士说。她的二叔庄先生走丢二十多个小时后,在好心人和头条寻人的帮助下回家了。   庄女士介绍,庄先生今年59岁,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经常犯糊涂,不认识回家的路。2020年4月26日上午10点左右,他出了门,过了很长时间都没回家,家人便意识到庄先生又走丢了。家人心急如焚,分头寻找,去庄先生平时喜欢去的地方、查询附近监控,都没有线索。   27日上午,家人向辽宁爱心志愿者团队求助。志愿者在帮助寻人的同时,向头条寻人求助。头条寻人工作人员接到求助,核实走失信息后,将庄先生的寻人启事推送给沈阳的部分今日头条用户。  
(头条寻人发布并推送的寻人启事)   靠着这条寻人启事,两个小时后,庄先生被家人找到了。   原来,庄先生出门后不久就迷路了,找不到家也不知道找谁求助,只能一路慢慢走,走了一整夜。4月27日下午1点左右,走到了沈阳于洪区汪河路的一家店里。聊天中,店员金女士发现他精神状态不太好,说不出家人电话等信息,便随手发了一条配图的朋友圈:“谁家老人走丢了。”   恰好,这条朋友圈被金女士的一位朋友看到了。就在几分钟前,这位朋友刚好在今日头条上看到了一条寻人启事,要找的人和金女士朋友圈里要寻亲的人很像。金女士和朋友对比发现,确实是同一个人。   金女士根据寻人启事上的电话,联系上了庄先生的家属。“他的家属赶来的时候都快哭了。”金女士回忆说。   “我们打算再带他去医院看看,还准备在他衣服上缝上家人信息,一定不能再发生这样走失的情况了。”庄先生的侄女庄女士说。   头条寻人项目组工作人员介绍,庄先生是头条寻人自2016年2月9日启动以来,找到的第13000位走失者。   据了解,头条寻人是今日头条发起的公益寻人项目,致力于用科技手段帮助各类失散家庭寻找走失者。其原理是根据走失者的走失位置,回溯其有可能出现的地点,并将寻人启事推送到附近的今日头条用户手机上,借助好心人的力量帮助走失者回家。除了寻找紧急走失者,头条寻人陆续发起了“两岸寻亲”、“寻找烈士后人”、“无名患者寻亲”、“找到你”等多元化寻人项目,并在2019年发起“亲情守护计划”,让信息在更多移动互联网平台间流动,帮助更多需要回家的人。截至2020年4月27日,头条寻人已经累计帮助13000个家庭团圆。


沐鸣4客服_责任企业才能造就安心 ——迪马股份发布2019年社会责任报告

日前,刚刚获得重庆市慈善领域最高奖项“2019重庆慈善奖”的迪马股份发布了2019年度的社会责任报告。   2019年,迪马股份保持了公司的良好运营和业绩增长,盈利能力连续三年得到持续提升;同时以使命感和专业力打造了安心家、安心社区和安心城市的产品服务体系,旗下东原物业2019年获得物业服务满意度调查第一和新社区文化运营第一;同时,迪马也不断完善着与员工、供应商和社区的共生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迪马股份每年通过计算社会贡献值来进行责任表现自测,将税收贡献、股东回报、员工工资、对外捐赠等为利益相关方创造的价值额加总计算,2019年迪马股份的社会贡献值为73亿元,同比增加28.4%。  
精准扶贫事业薪火相传   2019年,我国精准扶贫进入关键时期,并处于与“乡村振兴”的战略衔接阶段,两者的历史性交汇,将关系到农村工作重点的稳步转移,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有序推进。而作为重庆民企排头兵的迪马股份,也积极发挥着应有的贡献。   迪马股份深耕于教育扶贫领域,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巨大,2019年先后向重庆市各地方无偿移交学校校舍,总计价值接近1.9亿;同时以“薪火公益助学计划”为平台,向深度贫困地区的小学捐资捐物,并通过奖学金形式长期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定向帮扶。   在产业扶贫的道路上,迪马股份也积极发挥专业优势,为人之不能为。2019年,迪马股份向中国农业银行四川分行交付一批移动金融服务车,协助在偏远地区做好改善民生和金融扶贫工作。   迪马还贯彻“产业联动新模式,精准扶贫到万家”的精神,采购了南疆三地州贫困村民生产的当地原生态产品,经过精心筛选包装后,再对外销售,通过这种“公平贸易”的产业联动的模式为当地村民带来了收入,鼓舞了村民们生产脱贫的信心,构建了一个可持续的消费扶贫模式。  
新型社区实践大有可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社区建设好,把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目标实现好”,要求有效增强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迪马股份积极响应习总书记指示,尽己所长,在打造爱心幸福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还积极利用资源优势和专业力量,对新型社区运营模式不断进行创新性探索。   迪马旗下的原•聚场作为国内首个社群实体空间,力求让人们通过社区平台找回现代都市中日渐消失的亲近感和归属感。2019年开始走向更广义的社区空间,昆明金马中心原·聚场于2019年10月正式运营,是目前云南省单层面积最大的党群活动服务中心。   金马中心原·聚场首次提出“2+4中心”全新运营理念,即党群活动服务中心、社区社会组织孵化指导中心、为民服务中心、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人才服务中心,这种新时代的社区关系构建模式已经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认可。   迪马旗下的“童梦童享”品牌则专注于为儿童打造打造一个更快乐、更安全、更有素质的社区成长服务系统,2019年10月也走出小区,在重庆某社区的公共空间落地,通过游乐设施、亲水互动系统、自然教育课堂等软硬件设计,还给孩子们一个自然的天堂。   此外,迪马旗下原·美术馆则以“做每一个人的美术馆”为宗旨,2019年举办了每年一届的O’Kids国际儿童艺术节儿童公共艺术节,以及iArt青年艺术计划,以艺术展览和儿童公共教育项目为载体,搭建美术馆和公众之间的互动桥梁。  
健康社区国标参与推动   2019年,迪马地产板块基于“健康的好房子是一切美好生活的前提”这一理念,深耕健康建筑的相关产业工作。在2019年6月发布的国家《健康社区标准》中,迪马作为少数房企参编者,贡献自身对于社区运营的理解与先进经验,促进并推动“健康社区”的落地。   在内部,迪马地产板块编写了《健康建筑标准》和《产品线技术措施》,从改善室内空气、改进用水系统、增加舒适度、完善健身条件、营造人文氛围等五大维度,升级地产板块的产品体系,倾力打造“健康社区”试点项目。3月22日,地产板块两个住宅项目入选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公布了2019年度第一批健康建筑评价标识项目公示名单。   迪马专用车板块则对生产过程中的“三废”和能耗进行了严格的监测和管理,力求达到行业高标准。同时,2019年,工业板块在新能源车方面的开发取得巨大突破,开发了多款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新产品,如纯电动客梯车、纯电动行李传送带车、纯电动清污水车、纯电动流动银行车、纯电动运钞车、国六排放运钞车等。  
新冠“战疫”行动责无旁贷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迪马股份第一时间出资1000万元成立了“迪马医护关爱慈善信托”,为一线医护人员进行援助,为他们及家人提供在国家基本福利保障外的其他必要关爱与支持。信托从筹备到备案完成仅48小时,刷新了慈善信托的落地速度,是全国首支落地的抗疫慈善信托、也是目前全国单体量最大的慈善信托。   同时迪马股份还积极在全球范围内筹措大量医护物资,总共捐赠数以百万计的防护物资驰援前线,和全社会一起“战疫”。   迪马旗下工业板块积极推进抗疫相关专用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4G基站车、无人机应急空中通信平台第一时间投入广东、上海疫情防控检测。同时,迪马还生产了负压救护车,由重庆市慈善总会交付给湖北孝感市中心医院和汉川市人民医院,即刻投入一线救援工作。迪马工业在严格做好防疫措施、制定相关标准开展复工后,全司优先生产用于防疫一线的消杀车和救护车,使专用车辆源源不断地驶向抗疫大前方。   迪马旗下东原物业在全国各个社区加强标准、全面的安全防护管理,同时为社区居民提供了生活及卫生物资保障、健康安全监控等服务,受到业主的一致认可和同行的学习和效仿,迄今为止,除武汉以外,东原物业全国近3000万平方米的管理区域里,没有一位业主确认染病。同时,东原物业数十位员工自发报名支援火神山建设,为火神山提供物业后勤服务保障。

沐鸣4招商登陆_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未来讲堂” 世界冠军带你上体育课



戳链接观看视频 https://v.qq.com/x/page/p0959s8jag9.html

 

宋晓波、刘伟、李琰、王丽萍、柴云龙、傅海峰……这些蜚声全国乃至世界的体育明星们,“云上”开课啦!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未来讲堂”推出“健康宅家,锻炼战‘疫’——世界冠军带你来上体育课”网络课堂,邀请世界冠军们为居家青少年带来“云上体育课”,孩子们足不出户就能和世界冠军近距离接触,让体育课更有趣。在疫情防控期间,冠军们结合自身运动专项特点,线上示范讲解适合青少年居家开展的运动及有针对性的专项锻炼方法,引导孩子们充分利用家庭现有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防治疾病。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同学们,健康的体魄使生活更有活力,让我们和冠军运动员们一起动起来吧!你准备好了吗?

冠军介绍

宋晓波

前国家女篮队长,现任中国篮协青少年委员会主任,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1999年被选为新中国篮球运动员50杰之一。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篮坛风云人物,也是当年世界女篮的标志性人物。曾入选世界最佳运动员,连续三年荣获全国十佳运动员称号,她以出色的篮球技艺和顽强拼搏的作风著称。

和宋晓波一起感受篮球魅力

柴云龙

国际级健将、第十二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太极拳冠军、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中华女子学院教师、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火炬手、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获得者,“人民太极健康中国”公益大行动形象大使,中国关工委健体中心少儿武学传承研究院副院长,共青团北京市12355青少年权益保护代言人。

和柴云龙一起体验太极神奇

刘伟

北京大学教育学博士,九三学社中央委员,现为北京大学体教部副教授。在其乒乓球运动生涯中,先后获得7次世界冠军。目前,一直致力于在实践中探索“体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深化理论研究。

和刘伟一起转动“国球”

王丽萍

1995年入选国家竞走队。2000年悉尼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金牌得主,国家级教练员,现任北京体育大学竞走教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获得者。

和王丽萍一起跑出健康快乐

傅海峰

中国羽毛球队男子双打运动员,历史上首位卫冕男双奥运冠军的选手。6届苏迪曼杯冠军主力成员,5届汤姆斯杯冠军主力成员,三次获得体坛风云人物最佳组合奖。2017年9月,傅海峰和蔡赟获得“最多羽毛球世锦赛男子双打冠军”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

和傅海峰一起去打羽毛球

李琰

中国滑冰协会主席、中国奥委会委员、中国冰雪推广大使。担任运动员期间曾获1988年冬季奥运会1000米金牌,1500米500米铜牌,1992年世界锦标赛500米1000米金牌,1992年冬季奥运会500米银牌。担任中国短道速滑队教练期间,共帮助中国队获得7枚短道速滑奥运金牌。

和李琰一起体验冰雪运动趣味

特别鸣谢

刘建宏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著名主持人

沐鸣4官网注册_公益直播成潮流,好产品如何被看见?


■ 本报记者 皮磊

随着直播平台的快速兴起,直播已成为一个非常成熟的产业。依托流量优势,“直播+电商”在打通农副产品销路及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直播也成为公众了解并参与公益的一种便利渠道和有效方式。

那么,直播现象繁荣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逻辑?如何才能实现线上线下信息的有效对接,实现流量变现?对于脱贫攻坚及公益事业,直播又能带来哪些改变?就此话题,《公益时报》记者采访了淘宝、抖音及快手等直播平台,期望从各平台直播模式中得到一些启示。

直播不单是一种推销行为

4月25日上午,自然之友在淘宝开展了首场公益直播,讲述绿孔雀保护话题。在一个小时的直播中,有近21万淘宝用户观看,超200人次通过直播进行捐款。由于是第一次尝试直播,且讲述的是一个较为小众的话题,这一结果也超出了自然之友工作人员的预期。

谈及对首次直播的预期,自然之友品牌传播总监何苗表示:“我们希望有更多人通过这次直播认识绿孔雀这个物种,比如它是中国唯一的原生孔雀物种、比大熊猫更濒危、目前数量不足500只等。我们也希望有更多人关注自然之友在淘宝平台发起的‘用行动守护大自然’筹款项目。这就够了。”

何苗告诉记者,之所以尝试直播主要出于以下考虑:一方面,短视频、直播、线上分享是自然之友今年在传播方面将重点进行的探索和尝试,更重要的是,这些新的尝试也要成为项目运营的应有之义;另一方面,像淘宝这样成熟的大平台愿意扶持公益机构尝试直播,也是非常好的机会。

事实上,直播已成为很多公益机构进行线上传播的最佳选择之一。

一个月前,阿拉善SEE基金会、红树林基金会(MCF)、爱德基金会、爱它动物保护公益基金会以及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等全球公益组织,在淘宝联合开展了“一起云认养”公益直播,吸引上百万人次观看。网友通过直播近距离看到了日常难得一见的珍稀动植物,而除了“看热闹”,网友还可以进行“云认养”,持续关注全球珍惜动植物保护情况。

在脱贫攻坚事业中,直播发挥的作用更为显著。

2018年,阿里巴巴创新推出“县长+主播”公益直播脱贫模式,帮助贫困县农产品打开销路。2019年,淘宝正式推出“村播”项目,这一创新方式在带动农民脱贫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孵化出五万多名农民主播。2019年,淘宝直播农产品成交额突破60亿元,农民主播通过淘宝直播间推广家乡农产品120万场次,300多名县长进入淘宝直播间为家乡农产品代言。

4月23日,由阿里巴巴“村播计划”联合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政府举办的全国首个“村播学院”正式开学。学院全天免费开课,为农民主播提供培训课程,六个直播间现场实战演练。

阿里计划通过这种方式为农民主播提供从基础设施支持、人才孵化培训到地域品牌设计、直播带货产业规划扶持、政策引导和资源协调等全方位支持。据淘宝直播“村播”项目负责人淇蓝介绍,2020年阿里将在全国16个省打造100所“村播学院”,带动电商脱贫致富。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无论是在淘宝、抖音还是快手平台,“县长直播带货”都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各地县长,尤其贫困县的县长们通过直播推销当地农副产品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甚至有些地区的县长因超强带货能力成为“新晋网红”。

在云南,施甸县副县长张海燕为让粉丝放心购买高原香菇,在直播中直接生吃;昌宁县副县长陈震强用唱歌的方式推销元宝糖;腾冲市妇联主席张丽芝一下飞机就赶到直播间推荐当地酱芒果……直播卖货已不再是单纯的线上推销行为,其背后逐渐催生出一种新的产业模式。

据快手扶贫项目负责人杨牧天分析,随着短视频+直播形式介入农村电商发展,特别是直播平台培训及推广力度不断增加,催生了大批新农村创业者,这些新农人正在为农村注入新的生产要素。农村产业环境的改善也吸引了很多新农人返乡创业。

此外,“短视频+直播+农村电商”的发展让部分有基础、有意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传统主体,率先进行转型升级。直播模式也吸引了众多电商服务商和电商平台扎根农村,瞄准农产品电商蓝海市场,进而促进农产品标准化、商品化和品牌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产品规模化发展难题。

从流量扶持到深度参与

众多直播平台在全民抗疫期间的表现也印证了上述观点。

2月以来,抖音联合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等发起“齐心战疫,八方助农”活动。针对没有线上售卖能力的农民和合作社,利用今日头条、抖音、西瓜视频等产品搭建供需信息对接平台,并给予流量支持;通过设立供需信息发布专区、重点农产品聚合页推荐、县长来直播等多种方式,帮助农产品找到销路。

截至4月8日,活动线上收到4000多条供应信息,1000多条采购信息,促成企业线下采购农产品超过600万斤,成交额超1500万元。截至4月18日,活动累计销售农产品超3亿元。其中,县长来直播活动有42位县长参与,联合多位平台达人销售农产品122万件,销售额达6209万元。

此外,为助力湖北复工复产,在商务部电子商务司的支持下,抖音联合湖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湖北省商务厅以及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等发起了“湖北重启抖来助力——抖音援鄂复苏计划”。

据抖音方面介绍,除投入百亿流量、发起百场直播,抖音还为湖北商家提供从入驻到运营全流程服务,包括减免湖北企业全额认证费用,免费开放线上精品企业营销课程,为湖北企业发放巨量星图服务费减免券等。

同时,抖音还将面向湖北企业、创作者开展多场专项培训,帮助当地企业实现复工后快涨粉、高人气、强带货的营收增长目标;帮助创作者快速掌握运营技能,通过直播带货、巨量星图提升收入。

快手方面。除邀请县长直播,平台安排了专业电商人员为当地提供电商服务指导,严格筛选物流公司,提出很多改进建议。同时,快手还开展了多项具体行动,如指导各县开设快手小店、上架产品等,向相关政府部门展示快手电商带货模式,完善社交电商销售链路。

杨牧天表示,平台深度参与是非常必要的。“我们会直接和当地对接,同县长及当地负责电商的工作人员开展深度沟通,比对货品,严格把控货品质量,严格把控物流。我们更多地是希望给各县搭建起一个社交电商的完整闭环,真正授人以渔,实现造血式扶贫。”

自2018年起,快手开始系统性开展扶贫项目,2019年正式成立快手扶贫办公室,副总裁宋婷婷任办公室主任。此后,快手逐步开展了“打开快手·发现美丽中国”地区合作计划、“百县联盟”扶贫战略,推动“快手大学扶贫培训”“幸福乡村战略”“福苗电商扶贫”等战略项目,从电商扶贫、教育扶贫、旅游扶贫、生态扶贫等方向,探索“短视频+直播+扶贫”新模式,大力推动脱贫攻坚。

目前,快手发起的项目已发展成乡村创业者成长孵化器和乡村产业加速器,覆盖全国10个省的21个县市区,培育出25家乡村企业和合作社,发掘和培养43位乡村创业者,提供超120个在地就业岗位,累计带动超1000户贫困户增收,还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贵州黎平县盖宝村“快手村”模式。

在杨牧天看来,“目前农村产业仍面临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物流成本过高、人才匮乏、农产品上行乏力等问题,而‘短视频+直播+电商’模式对于农业农村改造发挥的积极作用正日益凸显,正在为传统农业农村注入新的基因,势必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好内容才是成功的关键

对一些公益机构传播人员来说,短视频、直播、线上分享等形式是相对较“轻”的入门方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曾接触或参与过不同主题的线上活动,围观过各种有趣的短视频与直播。尤其对90后、95后甚至00后而言,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天生就没有门槛,尤为他们喜闻乐见。

以环保主题为例。何苗谈道:“过去公众参与环保行动门槛并不低,一些线下活动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乃至专业知识,对普通公众来说都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很多人会觉得公益是公益圈内的事,对普通人来说,公益难度高且缺乏吸引力。”

在她看来,将环保等公益议题以直播的方式呈现,让直播成为公益触达用户的第一触点,能够充分调动社会最广泛群体的关注,让公益议题以有温度、有趣味的方式突破同温层,深入千万普通人的观念与生活中,通过“知道—关注—了解—行动”的链条,激发更多积极行动者与社群的诞生。

“具体到这次绿孔雀保护话题直播,在淘宝直播平台,从‘看到吸引人的内容’到‘即刻下单’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绿孔雀这一物种的美丽与濒危、民间环保组织拯救绿孔雀行动的艰辛不易,一旦成为触动用户心智的那个点,围观转化为捐赠也就变得水到渠成。”何苗谈道。

然而,也正是由于门槛低、技术含量不高,使得人人都可直播,但想要开展一次成功的直播并不容易。一个核心问题是,流量如何才能变现?

作为淘宝直播“村播”项目负责人,淇蓝表示,“村播”的每一场直播都有消费者在观看并且购买。“这背后除了千人千面,还有一套内容发现机制,能够让更多有意思的直播间、好货品、有地域特色的商品被看见。”

在公益专家看来,直播只是形式,内容才是关键,真正值得反复打磨的是能与受众形成共鸣的内容。此外,直播不等于将线下活动或讲座原封不动搬到线上。直播面对的是千千万万的观众,但观众又“看不见摸不着”,如果“照流程将准备的内容走完”或者仅仅将线下活动播放给观众,效果不会太好。

“像绿孔雀保护这类议题,很多直播场景都是动植物或保护地,如何做到对物种及其所在地友善的、不干扰的直播,是执行中特别需要考虑的。”何苗表示,“工作方式和传播手段会随着时代日新月异,但公益伦理不变。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唤起公众关注而非猎奇,因此在这方面更应做得无可挑剔,才能对观众起到正面引导作用。”